十一面觀音菩薩石雕
十一面觀音菩薩,梵名 Ekādasa-mukha。六觀音之一,七觀音之一。救度阿修羅道眾生,主破阿修羅道三障。即對應(yīng)天臺宗“大光普照觀世音”。此道多猜忌嫉疑,故宜用普照。又作十一面觀自在菩薩、大光普照觀世音菩薩。淵源于印度婆羅門教之十一荒神(梵 Ekādasa-rudra),或于西元五、六世紀融入佛教。其十一面之配置有種種不同,又有二臂、四臂、八臂、十六臂等異。據(jù)《十一面觀世音神咒》所載,其形象有特殊的象徵意義。十一面分為五層,第一層的臉有三面,正中主尊為和藹的慈悲相,白色;右邊臉是藍色;左邊臉是紅色。第二層也有三面,主尊是悲哀相,黃白色;右面臉是明黃色;左邊臉為紅黃色。第三層主尊是紅色,微笑相;右邊臉是綠色;左邊臉是紫色。以上三層面相右邊都是皺眉微怒相,左邊的臉都是喜悅相。第四層是單面(亦有兩面),呈大怒明王相,頭髮是青色的,在其頭上又有一尊阿彌陀佛像(稱為頂嚴),紅色或金色,是為修大乘的眾生所作的説法相,這是阿彌陀佛的化身,為觀音菩薩的本來面目。《十一面觀自在菩薩心密言念誦儀軌經(jīng)》卷下記載其四臂之像,身長一尺三寸,前三面作寂靜相,右三面作威怒相,左三面作利牙出現(xiàn)相,后一面為笑怒相,頂上之一面作如來相。又印度孟買甘赫瑞(Kanheri)石窟安置之四臂像,本面頂上有三重,各安三面,其上再加一面,凡十一面,四臂中左第一手持蓮花,右第一手結(jié)施無畏印,其他二手所持之物不明。
我國山西天龍山第九窟、敦煌千佛洞伯希和第一○二號皆有十一面觀音像,前者二臂,后者八臂。有關(guān)示現(xiàn)十一面之意義,依《佛說十一面觀世音菩薩神咒經(jīng)》載,其頂上之佛面表示佛果,前三面慈相,見善眾生而生慈心,大慈予樂;左三面為嗔面,見惡眾生而生悲心,大悲救苦;右三面白牙上出相,見淨業(yè)者,發(fā)稀有贊,勸進佛道;最后一面暴大笑面,見善惡雑穢眾生而生怪笑,勸改惡向道。當代民間中所供奉之十一面觀世音菩薩,其形象逐漸與千手千眼觀世音所融合,其十一面形象也都趨于慈悲的和藹面容。
在密教胎藏界曼荼羅中,十一面觀音位列蘇悉地院之最左端。具四臂,本面兩側(cè)各一面(忿怒形),其上具五面,其上復(fù)有三面。左第一手持蓮花,第二手持軍持(瓶),右第一手捻小指、食指,第二手捻小指、無名指。祈求十一面觀音,可望除病、滅罪。又以十一面觀音為中尊建立之曼荼羅,稱為十一面觀音曼荼羅。〔十一面觀世音神咒經(jīng)、十一面神咒心經(jīng)、陀羅尼集經(jīng)卷四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