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雕的技法:圓雕、浮雕、透雕、薄意
一、圓雕:
圓雕一般我們又稱作立體雕,是藝術在雕件上的整體應用的表現,它要求雕刻者從對物體的六個面全方位的進行雕刻。它是石雕中最基本常見的技法。
因此圓雕對石材的選擇要求比較嚴格,從長寬到厚薄都必須具有與實物相適當的比例,然后雕師們才按比例“打坯”。“打坯”是圓雕中的第一道程序,也是一個重要環(huán)節(jié),特別是大型的圓雕作品,還需要先在泥土上“打坯”,待修訂守“泥稿”后,再正式在石材上“打坯”。“打坯”的目的是確保雕品的各個部件都能條例嚴格的比例要求,然后再動刀雕刻出生動傳神的作品。
隨著時間的推移,石雕的題材不斷拓寬,石雕技法也不斷豐富發(fā)展,在圓雕技法的基礎上,出現鏤雕、鏈雕。在表現內容上,也由獨立的個休發(fā)展到人物、動物和山水等相結合的大型群雕,這就使得圓雕從技法到作品內容都要更加豐富和完善。同一件圓雕作品,往往是圓雕、鏤雕、鏈雕等多種技法融會貫通。
二、浮雕與透雕:
浮雕是在石料上面雕刻,使物像凸起的雕刻技法。它與圓雕最大的區(qū)別是:浮雕只從前方位表現物像的“半立體感”,后方位或貼在石料上,或根據石料層情況簡略雕刻。要凸起物像,自然要鏟去非物像,如果鏟去非物像部分的嘗試淺,那凸起的物像就也淺,這樣的雕作就稱為淺浮雕,反之則稱為高浮雕。高浮雕比較接近圓雕。
浮雕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,是繼圓雕之后出現的一種裝飾性的雕刻技術法,多刻于石壁或木柱的表面,如刻于北魏太和十八年的洛陽龍門石窟古陽洞佛龕的石楣上的浮雕、陜西西安唐太宗昭陵六駿浮雕等。
壽山石的浮雕始于明年、清時期壽山石硯四雕和印章方柱的四面,雖然因為材料的緣故,在體積上和中國歷代的浮雕作品相比,懸殊很大,但是中國傳統(tǒng)的浮雕藝術對壽山石的滿意。透雕就是借鑒中國古代寺院、宮殿、亭臺樓閣、小橋、村舍等裝飾雕刻以及摩崖石刻、磚雕、木雕等技法發(fā)展而來的。
浮雕的選材十分講究石料的色階分明和石面寬大平整,因此最好選擇色層分明薄形石料,利用外層石色雕刻景物,以里層石色作為襯底,形成自然套色。有兩層色階者,可以利用上層石色進行雕刻,下層作為襯底,或在襯底上刻薄意,猶如浮雕與壁畫交相輝映。色階有多層次的,可以用來雕刻高浮雕作品,這樣,藝術效果就更加理想。
在浮雕作品中,保留凸出的物像部分,而將背面部分進行局部或全部鏤空,就稱為透雕。透雕與鏤雕、鏈雕的異民表現為,三者都高產為穿透性,但透雕的背面多以插屏的形式來表現,有單面透雕和雙面透雕之分。單面透雕只刻在正面,雙面透雕則將正、背兩面的物像都刻出來。不管單面透雕還是雙面透雕,都與鏤雕、鏈雕有著本質的區(qū)別,那就是鏤雕和鏈雕都是360度的全方面雕刻,而不是正、反兩面,因此,鏤雕和鏈雕屬于圓雕技法,而透雕則是浮雕技法的延伸。
三、薄意
薄意是壽山石雕的專用名詞,也是壽山石雕一種獨特的藝術表現手法,因其淺刻如畫,所以也稱“刀畫”。薄意是從浮雕技法中逐漸衍化而來的,它比淺浮雕還要“淺”,因雕刻層薄耐而且富有畫意,故稱“薄意”。薄意雕品素以“重典牙、工精微、近畫理”而著稱,它融書法、篆刻、繪畫于一體,是介于繪畫與雕刻之間的獨特藝術,正因為這樣,優(yōu)秀的薄意作品往往具有超凡脫俗的藝術魅力特別富有欣賞價值。薄意不僅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表現手法而名冠壽山石界,而且因其雕刻技藝高絕而使作品獨具藝術魅力。它和其它雕刻技法相比,不僅要求雕刻著掌握高超的雕刻技藝和深厚的功底,而且要求他們在書法、篆刻、國畫、詩詞韻律等方面,都必須具備良好的藝術修養(yǎng)和造詣、高遠飄逸的藝術境界。
壽山石薄意藝術能從民間工藝中脫穎而出,把中國畫的畫理融于石頭之中,使人間萬象濃縮于方寸之間,成為一種富有人文氣息的獨特藝術,靠的就是藝術家永無止境的追求精神。經過以林清卿為代表的數代人的不懈努力和不斷實踐,才使薄意作品成為一幅幅畫和一首首詩,其藝術形式、風格特點以及欣賞價值,已在壽山石雕藝術中自成體系,堪稱我國傳統(tǒng)藝術寶庫中的一朵奇葩。
由于薄意淺刻如畫,耗材甚微,所以特別適合于雕琢像田黃石、芙蓉石之類珍品原石。田黃石素有“易金三倍”之說,其價值錙銖相計,因此雕琢時連石屑也不忍有所損失。
歸納起來,薄意雕刻有幾個特點:一是選材要嚴;多選優(yōu)質石材,如田黃、芙蓉、荔枝凍等,有皮者優(yōu)佳。二蠅技法要高:許多田黃石珍品多出于壽山石雕大師之物。三是相石要精:壽山石中的凍石、田黃、芙蓉等名貴稀少的石種,價值極高,雕琢之前,必須認真研究石材裂痕的走向、表皮利用、疤點處理等等。因此有“雕人眼視不敢琢,審曲面勢爭分毫”之說。四是清石要細:根據腹稿設計,作甄別去留,完善雕件。五是作畫要美:即用筆在石材上畫稿,要求畫面精美。六是勾勒要輕:心肝尖刀代筆,在畫筆線上,淺勾勒線條定位。七是核稿、磨光、要盡善盡美;校對效果時,有皮者用水,無皮者以粉末核之。
總而言之,通靈之石加上高超的技藝,薄意作品才能真正達到“心開一境技不薄,清新雋永意無窮”的境界。